2024年,自治区党委金融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部署要求,不断强化组织领导,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落实落地。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法治政府建设统筹推进有力。持续深化政治教育学习,室务会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传达学习全面依法治国、《行政复议法》《信访工作条例》等重要文件4次。办主要负责人严格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督促、同检查。建立健全法治政府建设报告制度,按要求及时上报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二)优化地方金融管理机构职能,依法全面履行法定职责。以新一轮机构改革为契机,根据职责调整、法律政策变更等情况及时动态调整权责清单,并在官网及时公开《自治区地方金融管理局权责清单(2024年版)》。配合自治区党委编办建立完善一体化权责清单管理系统和标准化建设,推动实现同一事项标准化。调整后我单位保留行政权力48项,地方金融管理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更加法定化、规范化。制定《自治区地方金融管理局行政执法事项目录》,确保我单位执法事项及法律依据的时效性、准确性。全面强化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对我办牵头印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按要求进行合法性审核和公平竞争审查。持续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严格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等精神,及时废止、修改规范性文件。
(三)健全依法行政工作体系,全面推进严格规范文明执法。执法中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以及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有关要求,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年内依法对辖区两家融资担保公司进行行政处罚,2024年度行政行为零复议、零诉讼,执法成效较好。加强法制审核力度,对我办作为主体制定文件以及重大行政决策,进一步强化合法性审核工作;加强对办理政府信息公开、信访等事项潜在法律风险隐患排查。年内聘请广西万益律师事务所担任我办法律顾问,共提出法律意见136份,有力保障各项工作合法合规。
(四)优化政务服务,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巩固发挥政务服务便民利企程序,2024年我单位政务窗口实际办件提速率达90.52%。政务窗口接收行政审批申请98件(受理96件,撤销1件,退回1件),办结98件,未办结0件。无超时件,按时办结率达到100%;无差评件,好评率达到100%。无投诉件,群众主动评议率达到100%。开展重点行业全覆盖监管,按照“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要求,通过年审、现场检查等方式,对小额贷款公司等591家地方金融组织全覆盖监管,对2家违规融资担保机构进行立案调查,分别处以49万元、30万元罚款行政处罚,并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监管约谈六类地方金融组织22家,下发监管函和监管督办函125份。强化重点领域行政执法,组织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百日攻坚”行动、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回头看”,及时清理整顿和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全年全区新立非法集资行政案件1件。
(五)化解信访矛盾,提升依法治理能力。以信访法治化为契机,压实信访工作责任制,集中力量妥善处置我办信访信息系统未办理信访积案117件。组织业务处室有关办理信访人员对《信访工作条例》《信访法治化实务手册》《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清单》等政策文件学习,明确主管责任、属地责任,年内共办理信访案件186件,电话接访300余次,线下接访30余次。2024年地方金融领域未发生群体性、越级上访现象。12345政务投诉热线办理44件,及时办结率100%。
(六)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法治氛围。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聚焦地方金融监管重点领域,以“法律七进”为抓手,在国家安全日、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等集中开展法治宣传,全区累计开展现场宣传1.34万场次,参与群众276.86万人次。多形式宣传提升工作质效。开展2024年防范非法集资短视频大赛,取得良好成效。积极开展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组织开展行政执法资格考试、换证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法治素养。
二、存在问题
(一)地方金融立法有待加强。我区现行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于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为深入推进全区地方金融组织监管、发展、风险防控提供了法治保障。但是目前国家层面仍未出台《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目前针对“7+4”机构的监管法律依据中,法律效力偏低,在实际开展地方金融监管时难以作为法律依据。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有的政策已无法适应地方金融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地方金融立法建设较为滞后,国家层面尚未出台相关法律,需适时修订,进一步健全地方金融领域地方性法规体系。
(二)依法行政能力水平需进一步提高。市县监管机构弱化,除南宁市外,其他设区市金融办已经撤并,有关机构和人员合并到财政等部门,亟待压实市、县对地方金融组织的属地监管责任。受人员编制的限制,专业人员配置未能达到与法治业务工作、监管行业规模水平相当的要求。
(三)金融普法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单一,内容不够丰富,干部职工参与度不高,面向社会公众的普法宣传活动有待增加。防止非法集资、金融诈骗方面的法律宣传还有待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完善法治政府建设。着力推进地方金融领域立法,完善依法行政顶层设计。按照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和自治区政府立法计划安排,做好立法调研和立法项目申报、储备工作,增强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提高地方金融立法的质量和效率。持续做好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落实合法性审核、公平竞争审查、重大政策评估等相关制度要求,确保重大决策符合法律法规规定。
(二)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能力培训,通过制定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等举措,不断提高干部队伍依法履职的专业水平。严格执行执法程序,确保执法行为合法、规范。认真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工作要求,强化地方金融领域规范公正执法。
(三)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加大宣传力度。压实普法责任制,制定法治宣传教育责任清单,做好地方金融领域法治宣传工作,在打击非法集资宣传等方面创亮点。建立健全学法用法考核制度,制定法治宣传教育计划,明确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和时间安排,将学法用法情况纳入干部职工绩效考核,激励干部职工主动学习法律法规。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